一、計畫起源:
教育的目的在於增加服務對象的功能性行為及適應性能力,發展不足及適應不良正式教育可以發揮最大效益之處;然而要如何掌握教學的要領,針對核心能力加以有效的教學,教學原理及教學技巧是首要的考量。
樂說多元專業服務發展協會是由一群快樂學習、教學相長的專業人員、身心障礙者家庭成員所組成的單位,在提供學齡前階段幼兒的教學與訓練過程中,特別掌握到唯有透過『教學快樂。學習快樂』的情境下,才足以誘發障礙者的學習與參與動機,經由家長喜悅的回饋與相關專業人員的合作機制,我們創造了許許多多正面的能量,期待將這一份富有『增強、強化』的教學理念得以帶到各種活動及計畫中,因此協會在成立第六年之際,延續將根本往下扎深,除了協助身障學童、身障幼兒、發展遲緩兒等等,還在107年度向彰化縣政府承接了大西非營利幼兒園,希望藉由結構且具系統性的教學,讓接受服務的學齡前兒童可以得到符合個別且實用的教學策略應用,並以家庭為中心、個別化及家庭整體的需求、促進家庭參與及能力,建立照護服務使用者的人員正向支持的方式營造學習環境而增強學習動機,提供彰化縣中低收入家庭的發展遲緩、身障學齡前兒童專業團隊療育,期使藉由應用行為分析為主軸的療育服務,以提升或維持身障者個別性發展與獨立性功能。
除此之外,樂說看見一群7-15歲學齡階段的家庭及障礙者有著極大的課輔安親的需求,因此期待在新的據點同時可以提供短暫課輔的需求,讓家長及主要照顧者可以習得如何教導障礙孩子以及教育的知能技巧,減輕家長心理負擔及強化親子互動機能。
樂說協會目前積極投入39名0-6歲發展遲緩以及障礙兒童的療育服務,大西非營利幼兒園裡有15名身心障礙幼兒、3名發展遲緩幼兒和4名疑似發展遲緩幼兒需要做直接療育。當中需要ABA介入的服務對象就有41名、語言治療有61名、職能治療有38名、物理治療有18名,其中不乏有自閉症情緒及行為介入的需求,專業人員及家庭成員常受困於自閉症兒童的社會及情緒問題,如自殘、自傷或是其他不適當等行為,時常提出怎樣才算行為問題,為什麼會產生特殊行為,如何有效介入解決問題,協助期待透過系列性有系統的知能及經驗引導,讓學習與生活是快樂的。
二、計畫目的:
(一)提供社區據點之0-6歲身心障礙幼兒、發展遲緩兒、疑似發展遲緩兒時段療育、團體療育、嚴重問題行為介入方案。
(二)提供社區據點7-15歲之身心障礙者課輔安親服務,達到家庭、學校、專業據點服務相互連結的功能。
(三)提供15歲以上身心障礙者學習職能工作、獨立生活、社會參與的服務工作。
(四)強化身心障礙幼兒家庭成員如何運用正向、有效的介入策略來陪伴及協助孩子在快樂的情境中學習。
(五)提升專業人員對於嚴重行為問題的身心障礙幼兒有一致性的處理策略,以減少身障幼兒的行為問題的產生。
(六)提供身心障礙幼兒、發展遲緩兒和疑似發展遲緩兒密集性的ABA療育,讓學習的密集度和連結性是足夠的。
(七)落實服務知能及技能給家庭成員以及學校、療育單位之專業人員,建立支持密度高的服務網絡。
三、計畫實行內容:
(一)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彰化縣樂說多元專業服務發展協會
(二)贊助單位:企業、基金會、慈善團體、扶輪社、獅子會、同濟會等
(三)計畫時間:109年1月~109年12月
(四)服務對象:協會所屬社區據點之低收入戶、弱勢家庭0-6歲身心障礙幼兒、發展遲緩兒、疑似發展遲緩兒;7-15歲身心障礙學齡兒童、家庭成員、專業人員;15歲以上職能培養及工作訓練身心障礙者
(五)服務內容
- 黃金早療服務:每年提供0-3歲10名疑是發展遲緩或領有手冊之兒童療育相關服務,藉由黃金期的介入,提早強化發展所需的各項發展潛能。
- 弱勢家庭早期療育:每年提供10名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家庭整體性的服務項目,包含個別療育、團體療育、家庭主要照顧者的親職教育等,透過長期陪伴與強化,讓障礙者可以順利進入轉銜服務體系。
- 家庭支持服務:每年提供10名主要照顧者親職功能不佳者,透過社工及專業團隊、家長成員的支持與陪伴,設定短期陪伴計劃,讓家長得以紓緩照顧壓力以及獲得喘息服務。
- 弱勢家庭課輔服務:每年提供10名弱勢家庭7-15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課業輔導服務,減輕家長陪讀壓力及強化親職功能。
- 學齡階段陪讀服務:每年提供3名6歲即將進入小學階段的兒童陪讀服務,提供適應性2-3個月的短期轉銜服務計畫,期待順利融入資源班以及建立學校與專業間的溝通及支持機制。
- 家長知能訓練服務:每年提供20名家庭成員上下半年的培訓課程,期使家庭成員多了解以正向、優勢觀點來陪伴孩子。
- 專業人員培訓服務:每年提供10名早療相關人員,開辦上下半年的專業人員培訓課程,並提供實務實習療育的場所給予結合知能與技能的連結,期使更多有興趣的專業人員加入療育的行列。
- 社區早療單位支援服務:每年提供5個彰化縣提供早療相關服務的單位以及近年來彰化縣新設立的非營利幼兒園裡的障礙兒童服務需要性的支援,建立網絡的連結性。
- 社區職能介入計畫:設立職能相關的服務機制,提供15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獨立生活上的訓練需求,每年提供3-5人社區職能開發及職務類化的相關服務。
(六)專業人員:
姓名 | 背景 | 專業/證照 | 經歷 |
劉玉珊 | 台中教育大學早療所 |
教保員初階班 教保員進階班 保母證照 |
現任微笑教育工作室ABA療育老師
現任社團法人彰化縣樂說多元專業發展協會總幹事 現任大西非營利幼兒園教學督導 現任馨安啟智家園外聘教學督導 現任彰化啟智協進會外聘督導 台中教育大學早療中心ABA療育老師 台中市瑪麗亞基金會生活重建方案ABA教師 台中市慈愛智能發展中心ABA到宅療育老師 |
張筱苓 | 長庚大學護理系 | 護理師證書
語言治療師證書 園藝治療師證書 |
現任樂說語言治療所所長
現任彰化縣語言治療師公會第二屆理事 現任彰化縣學校巡迴語言治療專業人員 現任彰化縣輔具評估中心人員 現任樂說多元專業服務發展協會理事長 台中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第一屆秘書長 中山醫學大學聽語系臨床指導老師 全國牙醫師公會認證口腔照護指導員 |
陳宏仁 | 彰師大復健諮商研究所 | 社工相關專業
職業輔導評量 就業服務 社區資源開發 方案設計 |
現任樂說協會常務監事
現任台中馨安啟智家園外聘督導 現任苗栗德芳啟智家園外聘督導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身心障礙機構-慢飛家族主任1年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身心障礙機構-台中慈愛主任10年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身心障礙機構-彰化慈愛社工督導8年 |
趙性中 | 南華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 |
組織與營運 教保員督導班 教保員進階班 教保員初級班 就業服務 |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身心障礙機構-彰化慈愛教保員5年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身心障礙機構-彰化慈愛教保督導8年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身心障礙機構-彰化慈愛主任10年 |
詹奕傑 | 私立中山醫學大學 | 物理治療師 | 現任:
安養院約聘物理治療師 罕病基金會中區辦事處約聘物理治療師 聖母聖心約聘物理治療師 彰化縣ICF審查會約聘委員 台中慈愛教養院約聘物理治療師 |
黃郃貴 |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 職能治療師 | 現任:
現任樂說協會職能治療師 彰師大約聘職能治療師 |
紀羽眉 | 應用華語文學系 | 保母證照 ABA療育老師 |
遠東圖書 中文部稿務
讀你我閱讀寫作坊 作文老師 現任社團法人彰化縣樂說多元專業服務發展協會 認知療育老師 |
葉羽甄 | 建國科技大學 運動健康與休閒 | 托育老師 | 社團法人彰化縣樂說多元專業服務發展協會 課輔安親班老師 |
沈慧均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系 | 幼兒教師證 國小教師證 |
國小代理教師 1年
彰化慈生仁愛院 早期療育教保員3年 現任社團法人彰化縣樂說多元專業服務發展協會 認知療育老師 |
(七)109年計畫執行概況表
項目 | 評估指標內容 | 服務人數 | 備註 |
黃金早療服務 | 時段療育
團體療育 密集療育 |
10名0-3歲疑是發展遲緩兒童或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 |
每週10次 *40週 |
弱勢家庭早期療育 | 時段療育
團體療育 密集療育 |
10名低收入戶或主要照顧者有意願之3-6歲疑是發展遲緩兒童或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 | |
家庭支持服務 | 早療資源連結
家長成長團體 短期支持計畫 |
10名家庭主要照顧者親職功能不佳且評估需長期陪伴 | |
弱勢家庭課輔服務 |
課業輔導 行為介入 |
10名弱勢家庭7-15歲身心障礙者課業強化以及特殊行為的介入與教導 | |
學齡階段陪讀服務 | 入校陪讀
專業溝通 親職教育 |
3名滿6歲即將進入小學階段的弱勢家庭或行為特殊障礙兒童陪讀計畫 | 短期計畫2-3個月 |
家長知能訓練服務 |
親職教育 專業知能 |
20名早療、學齡、15歲以上之家庭成員 | 年度2次專業課程 |
專業人員培訓服務 | 專業知能 實習課程 |
10名對早療有興趣之相關專業人員 | |
社區早療單位支援服務 | 入班協同
專業知能導入 抽離式療育 |
5個早療相關單位及非營利幼兒園有收托身心障礙兒童 | |
社區職能介入計畫 |
情境式訓練 獨立生活訓練 |
5名15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有職能淺力及工作意願者 |
四、預期效益:
(一)透過企業及慈善團體的贊助,彰顯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慈善團體對社會福利的參與及支持,解決社會弱勢中的身心障礙者家庭問題以及身心障礙者早期療育及介入的最大成效。
(二)有效介入正向及系統性的策略,讓障礙者在家庭生活及校園學習過程中獲得多數人的了解及支持
(三)提供年度10戶0-3歲黃金療育期發展遲緩、身心障礙或疑是發展遲緩之家庭整年度的專業療育服務。
(四)提供年度10戶弱勢家庭身心障礙者、發展遲緩兒童,每月40次以上的個別療育課程,4次的團體療育並讓個別需求得以有更多更密集的療育。
(五)提供年度10戶家庭成員服務上的支持與陪伴,減輕家庭心理負擔。
(六)提供年度10戶弱勢家庭7-15歲身心障礙兒童的課業輔導。
(七)提供年度3戶弱勢家庭入學陪讀計劃,讓特殊兒童順利銜接學齡服務。
(八)年度開辦上下半年各一次之20名家庭成員專業課程以及10名專業人員培訓課程。
(九)年度支持5個早療相關服務單位之特殊行為介入計畫,讓融合教育得以彰顯。
(十)年度提供5名15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學習職能情境的相關技能,期使具備工作意願以及獨立生活想望。
(十一)減輕學前家庭成員的長期壓力,藉以提供短暫喘息及家庭親子親師服務工作,讓生命的起始可以有所支持。
(十二)藉由密集ABA療育讓有嚴重行為問題的幼兒,能問題行為的背後找出真正的原因,進而引導並連結到好的行為規範。
五、經費概算:
項目 | 單位/數量 | 單價 | 申請經費 | 備註 |
黃金早療服務 | 10人*30週 | 800 | 240,000 | 0-3歲 |
弱勢家庭早期療育 | 10人*40次 | 800 | 320,000 | 3-6歲 |
家庭支持服務 | 10戶*6次 | 1,000 | 60,000 | |
弱勢家庭課輔服務 | 10人*200天 | 200 | 400,000 | 7-15歲 |
學齡階段陪讀服務 | 3人*20天 | 1,000 | 60,000 | 6歲 |
家長知能訓練服務 | 1年*2次 | 10,000 | 20,000 | |
專業人員培訓服務 | 1年*2次 | 10,000 | 20,000 | |
社區早療單位支援服務 | 5個*6次 | 2,000 | 60,000 | |
社區職能介入計畫 | 1年*30次 | 2,000 | 60,000 | |
總計 | 1,240,000元 |
六、經費來源:
擬邀請 企業、基金會、慈善團體、扶輪社、獅子會、同濟會等 贊助服務經費